• 对梅派的传承发展的担忧

    我这担忧并不是梅派后继无人,梅派在北京有人材培养基地,邓潇等十几名青年正在接受培养,梅派后继有人。 我担心是梅派中年名角剧目传承,剧目传承就是流派经典要常演并不断提高,形成自己的代表作,王蓉蓉的《状元媒》常演并不断提高成了自己的代表作。而梅派经典如《洛神》、《贵妃醉酒》、《宇宙锋》、《西施》等,这些剧目,中年梅派名角都不演了。而非正宗梅派王艳则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出演《西施》...

    时间:2024-12-31
  • 实验京剧浮士德移步不换形

    要写长微博时才发现上一篇长微博居然也是写的《浮士德》,不过那个是去年蒙特卡洛芭蕾舞团来华演出的芭蕾舞剧,据说当年辜鸿铭先生学德语时也是先背的《浮士德》,今年看来要读一读这部长诗才行啊。 (27日)昨晚北航晨兴音乐厅上演的国家京剧院的实验京剧《浮士德》是这几年来新编戏中少有的好戏。相比《惜娇》这样从《乌龙院》中取材再加工的戏,《浮士德》或许才是今后京剧创新改革的方向。...

    时间:2024-12-31
  • 守正创新中的老戏新演

    守正创新中的“老戏新演” 戏曲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我国现存348个戏曲剧种之一的京剧,是一个晚近的剧种,从京剧起源的标志性事件乾隆晚年的徽班进京算起,到今天也不过两百多年的时间。但京剧的表演、服装、伴奏乃至舞台组织形式等都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 传承发展京剧,必然绕不开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对前人留下的经典剧目、流派艺术、表演法则,今人如何对待、如何学习...

    时间:2024-12-31
  • 孙菊仙与程砚秋合演朱砂痣

    孙菊仙与程砚秋合演《朱砂痣》:忽然池座有情形 老供奉孙菊仙,于七年,自沪到京,惟仅在堂会中偶一登台,而外问歌馆,则极少露演。是年九月,东安市场之中华舞台戏报,忽贴出菊老与程艳秋合演之《朱砂痣》,乃特往一观。当晚八钟,往东安市场,道经高陞店,因菊老庽此店内,乃趋入晤谈,精神矍铄,绝无颓唐之容。旋即迳赴市场,入中华舞台,时台上方演韦久峰之《状元谱》,台下座客已极拥挤。《状元谱》下,为神州擂...

    时间:2024-12-31
  • 孙劲梅碧玉簪观后

    程派“声情”三思——福建京剧院孙劲梅版《碧玉簪》观后 2023 年 3 月 21 日,福建京剧院“福见好戏” 北京系列展演于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程派传统名剧《碧玉簪》。这是一出传统骨子老戏,更是为程派戏迷非常熟悉的看家戏,但观看了不同于王吟秋先生常演版的福建版,让人对于程腔的体验以及其继承与发展等长久以来不断讨论却常演常新的话题有了新的思索,尤其是程腔的“声情”...

    时间:2024-12-31
  • 子胥逃国赏鉴

    2015年12月12日,为了纪念《刘曾复说戏剧本集》的发行传世,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将举行一场特别的演出,剧目为《子胥逃国》,由上海京剧院优秀青年老生演员傅希如担纲主演。 在京剧学研究领域,刘曾复先生是令许多后学高山仰止的一代大家。先生自幼对京剧兴趣浓厚,饱览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王凤卿、钱金福等大师的舞台风采。入学清华后,先生对京剧艺术又有进一步认识,并在王荣山...

    时间:2024-12-31
  • 姜先生两次演出唢呐戏

    何时希:姜先生两次演出唢呐戏 小生唢呐戏,只有《叫关》和《小显》两出。抗战期间,姜先生在上海确曾潦倒过一阵。1945年秋抗战胜利后,梅先生在美琪大戏院重披歌衫演出时,俞振飞也加入梅剧团成为当家小生。与梅同演的角色,《琴挑》《断桥》《游园惊梦》归俞配,《乔醋》《风筝误》归姜配,惟独派到《奇双会》管事的就为难了,妙香过去在皇后戏院时,曾在黄桂秋、俞振飞演《奇双会》时配过保童,当时戏剧界、剧评家...

    时间:2024-12-31
  • 奇袭白虎团致敬经典

    《奇袭白虎团》:致敬经典,形成科学合理人才梯队 4月5日至6日,山东省京剧院创作排演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亮相“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 《奇袭白虎团》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是以抗美援朝战斗英雄杨育才带领尖刀班深入敌后,出奇制胜,歼灭韩李伪军白虎团的事迹为素材创作的现代京剧。后经多次加工、修改、提高,1964年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反响热烈,深受好评...

    时间:2024-12-31
  • 墨鹊重生响马传

    李少春剧照《洗浮山》(左),《响马传》右。 话说百年前的京剧舞台,有一出好戏叫做《洗浮山》。从黄月山辗转传至谭鑫培、余叔岩、李少春等名家,历经淬炼增删,由大武生戏变成了一出唱打并重的文武老生戏,扮相、唱腔、开打,均有过人之处。只可惜剧情讲的是《施公案》官府剿寇故事,阶级立场上有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禁演了。 李少春的好友翁偶虹,乃是创作出《锁麟囊》《将相和》等名戏的大剧作家,一日与李少春赏画...

    时间:2024-12-31
  • 国粹声里寻古今

    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道路意味着“大漠孤烟”与“长河落日”的壮阔雄浑,也见证了“西出阳关”与“天涯比邻”的离别情伤。在那片辽远而广袤的土地之上,“天苍苍,野茫茫”的自然风情与人文景观相依并存,并最终连缀成一幅幅天人合一的流动画卷。这条穿越了关山万重与千载历史、绵延至今的丝绸之路,有过许多故事。国家大剧院与国家京剧院首度合作的新编历史京剧《丝路长城》,以国粹京剧的形式,为我们讲述其中的精彩段落。...

    时间: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