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京剧院兴汉图演人物不能拘泥于流派

张建国饰张苍 春 来 摄

“我的《盗宗卷》是跟贯大元先生学的,《淮河营》是跟马连良先生学的。现在,我把这两出戏合成了《兴汉图》,让奚派老生张建国演。我跟他说,要演人物,不要拘泥于流派。”由年逾八旬的老艺术家朱秉谦担任剧本整理和艺术指导的《兴汉图》,日前正在紧张排练中。4月27日至28日,该剧将作为中国国家京剧院2016年重点复排剧目中首部亮相的大戏,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1938年,马连良先生请吴幻荪先生根据《史记》、《汉书》和《西汉通俗演义》,并参酌相关的地方戏剧本,创作了《淮河营》。”朱秉谦介绍,剧中的情节设置如吕雉等,与史实出入很大,但为了迁就故事内容完整性做了很多艺术加工。

之后,马连良将《淮河营》、《监酒令》、《盗宗卷》三出戏放在一起,先灌制了唱片,之后演出,大受欢迎。而《淮河营》中以机智勇敢而富有说服力的念白取胜的蒯彻和《盗宗卷》里以擅长表现忽喜忽惧感情急遽变化的演技的张苍,也成为马连良成功塑造的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深入人心。“那时候演出时间很长,马先生在中间加入小生戏《监酒令》就是为了能休息一会。”朱秉谦说。

其实细读剧本就会发现,《监酒令》在这两出戏的中间并没有起到衔接剧情的作用。于是,朱秉谦就以三出戏中都出现的重要道具——宗卷为线索,将《淮河营》和《盗宗卷》两出戏整合成《兴汉图》。

《兴汉图》讲述了汉朝时期,刘邦死后,吕后擅权,大封吕氏宗亲为王,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刘氏一些宗亲和老臣设法要铲除诸吕的势力。刘邦少子淮南王刘长拥兵镇守淮南。蒯彻、栾布和李左车三人前去淮南说服刘长起兵除吕扶汉。刘长生母当年被吕雉毒死,刘长被吕雉抚养,不明。蒯彻等讲明因由,刘长坚持要看到皇家宗卷才能相信。不想吕雉早将宗卷焚毁,刘长向丞相陈平追究,陈平则向守卷官张苍索取。守卷官张苍十分焦急,幸得其子张秀玉施计保留真卷,才解了他的困。刘长终得真宗卷,兵围长安,屠戮诸吕,吕雉死。

虽然《淮河营》和《盗宗卷》都是马连良的代表剧目,朱秉谦的《盗宗卷》却是师从贯大元。“朱老师的《盗宗卷》唱得最好。当年,他和贯大元先生学这出戏时还没有拜马先生。正式拜师之后,贯先生还曾跟他开玩笑,让他把这出戏还给贯先生。”张建国说。

朱秉谦介绍,贯派的《盗宗卷》有“三绝”——摸刀、扔刀,跨腿、搓水袖,过人趴虎。其中,以剧中张苍欲寻自尽时唱“这明亮亮的钢刀吓煞人”,一手指刀,一手做反撩袖于脑后,配合抬腿独立,浑身颤抖着搓水袖的表演最为复杂、困难。而这样高强度的表演,对于年近六旬的张建国来说,也着实不易。“这确实需要功夫,对我来说也是个挑战。好在我每天练功,希望能做得完美吧!”张建国说。

前面是马派唱腔,后面是贯派特色,宗奚派的张建国对于《兴汉图》的演出有着自己的想法。“塑造人物应该以戏为依托,以京剧的四功五法为手段,将技与艺结合。怎么学来的,我未必怎么唱。如果我怎么学就怎么唱,说明我没有思考。《淮河营》里最具马派特色的唱腔,我都没有改。虽然我用的是马先生的腔,但我未必唱得像他,我只能尽量模仿。贯派的《盗宗卷》用的都是高腔,这是贯派的一大特色,但不适合我的声线,所以我从剧情和人物出发,进行了一些修改,融入了奚派的艺术特色。”张建国说,剧中张苍找到宗卷后有一句唱——“小首不坐,大首坐”,被他改成“小首不坐,坐大首”,最后这个“首”字的唱腔正是奚派的好音。“演戏不能拘泥于流派,要博采众家之长。”

国家京剧院为《兴汉图》的复排设置了强大的阵容:京胡表演艺术家李祖铭担任复排排练指导,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李金平、邱小波分别担任复排音乐整理、复排唱腔整理,特邀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舒桐饰演刘长,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吕昆山、颜世奇、张兰倾情加盟,优秀青年演员马阿龙、郭凡嘉、黄佳、张兵等也将亮相。

排练期间,朱秉谦几乎每天在排练场为演员指导,从主演到龙套都严格要求,还不时亲身示范。朱秉谦和李祖铭两位老艺术家经常对戏中的细节进行讨论,并给出指导意见。据悉,演出时,李祖铭将在该剧《淮河营》部分亲自上阵操琴。

4月20日,《兴汉图》在国家京剧院八楼的畅和园进行了首次响排。经过2小时40分钟不间断的排练,张建国累得没了食欲。“这出戏真的不容易,要功夫还得有火候,但我必须努力继承下来。今年,朱老师已经80多岁了,如果我再不学,恐怕贯派的《盗宗卷》就要失传。”

标签: 戏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