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杨宝森谈流派

杨宝森是如何评论余派艺术以及自己的演唱特点的 1950年,上海有人撮合杨宝森与我父亲黄桂秋合作,其时,父亲想宴请杨宝森先生,就让我穿上一套西服改的列宁装,做个前站,先行去拜谒一下。 杨先生下榻在徐家汇友人家里,当里面传话请我进去时,杨先生穿着一件料子的长夹袍,打横靠在床上,见我进门才坐了起来,略呈笑意说了句:哦,黄府少君。当时我想起八个字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按,杨宝森(1909年10月9日-1958年2月10日),京剧演员,工生行。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 曾祖父杨贵庆工刀马旦。祖父杨桂云,艺名朵仙,是清朝末年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京剧演员,为“四喜班”的著名花旦,其长子杨孝亭,艺名小朵,亦演花旦;次子杨孝方(毓麟),艺名幼朵,长于武生,兼工铜锤花脸,中年因病退离舞台。杨宝森系孝方的长子,堂兄杨宝忠(孝亭之子)后来成为著名琴师。 杨先生说:我想了想戏码儿,对儿戏,大的一出一台,小的两出一台,单挑的,两人轮着上,还有冷门戏,也可试着上,像《战蒲关》《南天门》《审头》《芦花河》《戏凤》”。

标签: 戏曲鉴赏